市民购买车票尽量选择线上方式,减少在公共场所聚集时间。海口日报记者石中华 摄

8月4日,海口召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第31场),市卫健委主任潘文利、市科工信局局长朱军、秀英区政府副区长戴洪泽、市疾控中心副主任莫少雄围绕市民关注的新冠疫苗接种、机场口岸、“三港一站”疫情防控措施,以及健康码“黄转绿”慢等问题进行了解答。

增设临时采样点

莫少雄表示,为解决黄码人群核酸检测采样排队过长、检测结果出来后黄码转绿等待时间过久问题,各区将在辖区内统筹安排2-3个临时采样点,每个点设置10-15个采样组,每个采样点目标采样数1000人。

秀英区已在秀华小学设置临时采样点,龙华区已在丁香家园、吉宝佳园、华海公园、金碧大地豪庭、金盘夜市设置临时采样点。琼山区在三角公园和绿色佳园设临时采样点,美兰区在新埠岛海鲜大世界和海口桂林洋经济开发区增设临时采样点,通过增设采样点位,减少采样排队时间。

同时,协调金域、迪安、省市医疗机构等检测机构,将已出核酸检测结果的数据直接上传省大数据管理局,完成数据比对后直接黄码转绿,缩减转码等待时间,力争12个小时内完成阴性结果转绿码,目前已完成转码8136人。

拟设核酸检测移动方舱

朱军透露,美兰机场口岸动态优化强化疫情防控措施,进出港旅客均实行佩戴口罩、体温检测、健康码查验全覆盖,进港旅客增加行程轨迹查询,确保“不漏一人”。针对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旅客,转运至美兰区健康服务管理中心实施14天集中隔离健康观察。针对涉疫区旅居史旅客,严格核查是否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未持有有效期核酸证明的,第一时间转运进行核酸检测。针对境外旅居史旅客,严格实行“14+7”健康管理措施。

与此同时,加强国际、国内航班服务保障人员管控,确保不交叉作业,提升一线服务保障人员核酸检测频次,强化疫苗接种全覆盖;严格落实国际货机机组人员闭环管理措施,对进口集装箱货物进行抽样检测及对货物、邮件总包以及包裹外包装进行六面消毒。认真开展室内场所和密闭空间的通风消毒,加强环境物表预防性消毒,确保航站楼空调系统新风100%开启。

依据省市防疫指挥部最新政策,不断优化进出港流程:协调订票平台对订票旅客进行政策宣传提醒,12345市民热线设立人工专席全天候答疑。增加一线核查人员,开设6条出港核验通道,计划近两天在国际航站楼停车场设置核酸检测移动方舱,增加送样本和检测频次。此外,设置无手机、老人、小孩等旅客爱心帮扶点、爱心座椅。

“三港一站”设专门采样点

戴洪泽透露,“三港一站”承担全省三分之一的旅客输入,100%的车辆输入和90%的物资输入。对此,秀英区强化源头管理,严把入岛关口,按照一个不漏要求,对每位进港旅客进行严格排查甄别。

目前,“三港一站”进岛旅客平均13000人/天,需要核酸检测的进岛旅客平均250人/天。针对旅客核酸检测排队等待时间过长现象,秀英区设置专门采样点,启用五源河文体中心,设置宽敞的核酸采样点。

对不同风险地区的进岛旅客先进行分流:低风险区域旅客出示健康码和行程卡,待检验后立即通行;对国内涉疫区旅居史的来琼返琼人员,一律凭48小时内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待核验后立即通行;对核酸凭证过期或没有检测阴性证明的,由专车直接送至五源河文体中心核酸采样点集中采样并等待结果。

严格检测时间,原则上采样后达到20个样本或间隔一小时即安排专人进行送样检测,6小时内反馈检测结果;整合检验力量。成立区级核酸检测专班,对待检测样品进行分流,协调辖区内有核酸检测能力的公立医院启动应急检测,缩短待检测时间,尽快出结果。此外,设置旅客关爱服务点提供暖心服务。

呼吁尽快接种新冠疫苗

截至3日,全市新增接种疫苗30256剂,第一剂新增27801剂,第二剂新增2455剂;累计接种425.02万剂次,第一剂累计接种数221.46万剂次,占全人群77.07%;第二剂累计接种数203.56万剂次,占全人群70.85%。

截至3日24时,12-17岁人群第一剂新增接种23893剂,累计接种疫苗92748剂,占12-17岁人群48.47%。15-17岁人群累计接种65506剂,占15-17岁人群66.13%,12-14岁人群累计接种27242剂,占12-14岁人群29.52%。据潘文利介绍,接种新冠疫苗是最经济、最有效的防控措施,海口从7月26日开始为15-17岁人群接种疫苗,8月2日起为12-14岁人群接种疫苗。

潘文利表示,从12-17岁接种情况来看,海口接种进度较为缓慢。特别是15-17岁的人群,暑期同学聚会、旅游、出行等活动较多,相较于开学期间“两点一线”活动地点、路线更为复杂,接触和感染的风险更大。因此,呼吁家长尽快带自己的适龄孩子就近前往接种点,接种新冠疫苗。由于德尔塔毒株传播性更强,转为危急重症的比例也更高,抵抗力弱的人群更需要疫苗保护,呼吁老年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快完成两针次的接种。